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与科研动态 · 正文

学术与科研动态

全景扫描|“强基固元:基础设施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会议综述|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日期:2024-03-09   点击数:  

2024年3月9日,《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之专题论坛(五)“强基固元:基础设施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在伟德BETVlCTOR1946九里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伟德BETVlCTOR1946共同主办。伟德BETVlCTOR1946院长王永杰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成都市锦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伟德BETVlCTOR1946等单位的14位优秀青年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围绕论坛主题,从“基础设施的空间政治与城市现代化”“作为‘场域’的基础设施与文化认同的构建”以及“跨境基础设施与人类文明新图景”三个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部分学者通过线上形式参会。

伟德BETVlCTOR1946院长王永杰教授致辞

伟德BETVlCTOR1946院长王永杰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向参加本次论坛的青年学者和同学们表达热烈欢迎。他表示,《探索与争鸣》与青年学者一起成长,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平台。他指出,长期以来,伟德BETVlCTOR1946致力于交通公共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伟德BETVlCTOR1946未来将继续围绕基础设施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希望与更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积极为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为推动学术理论创新和提升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能力作出贡献。

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现场

议题一 :基础设施的空间政治与城市现代化

《伟德BETVlCTOR1946学报》(社会科学版)副编审武丽霞

第一场研讨会以“基础设施的空间政治与城市现代化”为主题展开,由《伟德BETVlCTOR1946学报》(社会科学版)副编审武丽霞主持。四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空间资本再平衡”“社会基础设施与文化”“基础设施转换态及其治理”和“城市规划的短板问题与解决策略”等话题,就基础设施建设中空间政治与城市现代化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伟德BETVlCTOR1946副研究员谢宇航

伟德BETVlCTOR1946副研究员谢宇航以《空间资本再平衡:中国式现代化下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逻辑》为题进行汇报。她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研究,认为优势群体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占据更多的空间资本,而部分人群的空间资本可能被剥夺,这会加剧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她认为需要调整地方政府的考核晋升制度和收入结构,推动公共交通开发更多以公平为导向,通过扩大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低收入者的参与,促进基础设施的运营更好地与城市居民的不同生活方式相融合。

伟德BETVlCTOR1946副教授王斌

伟德BETVlCTOR1946副教授王斌以《社会基础设施视角下的文化治理与传播》为题进行汇报。他指出,我们身处一个基础设施的时代,基础设施是一种同时构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筑底式“工程”。为了更好探讨基础设施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王斌借助于社会基础设施这一概念,强调社会基础设施应具有“实”的线下性和“微”的社区性。最后,他阐述了社会基础设施在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传播、达成文化治理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介绍了相关理论和政策实践情况,提出应推动实现社会基础设施与文化治理的本土理论表达。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伟德BETVlCTOR1946博士研究生庄易霖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伟德BETVlCTOR1946博士研究生庄易霖以《在断裂与连通之间: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转换态及其治理》为题进行汇报。他指出,基础设施在突发事件中会转变为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不稳定互动关系”,而基础设施治理正是维持或重构这种互动关系的过程。他将基础设施的转换态分为“工具-行动”和“媒介-话语”两种类型,为基础设施转换态这一概念提供了类型学的讨论基础,认为可通过运用话语符号整合社会安全资源,以推动基础设施联结关系的更新,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可持续性。

成都市锦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虎海生

成都市锦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虎海生以《城市规划视域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内涵特征、短板问题与解决策略》为题进行汇报。作为城市规划系统的实务工作者,他结合本职工作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回顾了城乡规划内涵特征的演变,指出这一过程体现的是资源管理模式和能力的发展,认为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多元需求与配套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源配置调整不及时、不准确,政府财政压力大以及邻避设施建设衍生社会矛盾等短板,应当从政府主动作为、科学规划、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着手破解。

议题二:作为“场域”的基础设施与文化认同的构建

伟德BETVlCTOR1946副教授王斌

第二场研讨会以“作为‘场域’的基础设施与文化认同的构建”为主题展开,由伟德BETVlCTOR1946副教授王斌主持。四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昆铁路与沿线风景重塑”“生态博物馆与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道路与区域社会文化形塑”等话题,就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场域”与文化认同构建的关系展开讨论。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陈永亮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陈永亮以《“两路”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进行汇报。他着重讲述了“两路”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在研究中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认为应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铁路建设为切入点,通过高质量的口述史调查,以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切口,对“两路”精神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伟德BETVlCTOR1946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刁成林

伟德BETVlCTOR1946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刁成林以《车站、村庄与博物馆:成昆铁路与沿线风景重塑》为题进行汇报。她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史的研究,指出铁路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兼具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意义。以成昆铁路为例,她介绍了铁路对沿线风景的重塑功能,认为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从“嵌入”到“融入”的现代化改造过程,是国家意志和地方诉求的结合。基于此,她建议铁路沿线地区可以通过丰富旅游资源等来构筑和营造集体记忆,在“我者”与“他者”的互动中形成文化认同。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尹凯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尹凯以《生态博物馆、乡村景观与地方感》为题进行汇报。他认为,中国乡村发展现状和其被赋予的重要文化使命之间存在一种张力,通过引入“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他希望为中国乡村保护寻求理念和方法上的替代性路径。基于此,应将景观作为统合乡村的一种路径,帮助我们整体性地认识乡村,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乡村景观是自然要素与人类要素持续、动态、多层次交互的结果,而生态博物馆作为关注乡村景观的最终诉求,其意义是发现背后不可见的地方本质和特色,也是关于“地方感”研究的重要目标。

伟德BETVlCTOR1946国际处任军

伟德BETVlCTOR1946国际处任军以《“五道并存”与豆沙关区域社会文化形塑》为题进行汇报。基于对云南省盐津县豆沙关开展的田野调查,他关注不同形态、不同历史时期叠加的道路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认为道路不仅是被生产出来的,更是被建构出来的。从古至今,国家力量推动形成的“古今五道”不断形塑着当地的空间格局、文化习俗和市场活动,而道路也随之超出原本承载的交通运输功能,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道路的使用存在分层的特征,沿线社区往往被遮蔽在国家话语之下,应当关注线路规划、设计等细节问题,使沿线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上半场总结

图为伟德BETVlCTOR1946研究员王路昊

伟德BETVlCTOR1946研究员王路昊对上半场讨论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基础设施研究是很有生命力、很有价值的选题方向,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绝非理所当然,有关基础设施治理过程的研究也十分重要。他认为,基础设施是一种杂合体,我们既要关注其中“物”的要素,研究技术问题,又要关注其中“人”的要素,在实践中探讨基础设施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考察,在基础设施相关研究领域推动话语创新和理论创新。

议题三:跨境基础设施与人类文明新图景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刘青尧

第三场研讨会以“跨境基础设施与人类文明新图景”为主题展开,由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刘青尧主持。五位学者分别围绕“中国跨境基础设施”“经济走廊空间生产”“‘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话题,就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孙红林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孙红林以《紧邻体系:中国跨境基础设施对西方“基建联盟”的超越》为题进行汇报。他从国际关系层面系统性地考察了跨界基础设施与国际空间秩序的关系,提出“紧邻体系”的概念,即与西方基建联盟“以邻为壑”的敌对意识、对抗思维不同,中国旨在通过“紧邻体系”践行和平发展、“亲诚惠容”和命运共同体等外交理念,为构建“新天下体系”提供一条实在的发展路径。他指出,应在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基础设施的主位视角、东道国视角和边民视角,对跨境基础设施进行体系性的关照,推进中国跨境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以此促成“紧邻体系”对西方“基建联盟”的真正超越。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讲师任斌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讲师任斌以《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走廊的空间生产——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为题进行汇报。他认为,传统次区域范围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次区域影响力大国和小国之间存在着“双重非对称均衡关系”,这导致了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的非对称性分配,进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在具体过程中,可通过促进多边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协调与沟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互惠互利贸易关系以及加强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等途径,推动“双重非对称均衡关系”转化为“多重对称均衡关系”,以解决多元利益关系的平衡问题。

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权

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张权以《基础设施的承诺:流动开发与美国式现代化叙事》为题进行汇报。他以美国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VA)为切入点,阐释了基础设施建设中所蕴含的“现代化承诺”。他认为,基础设施物质性与象征性的叠加为“现代化承诺”提供了形式和载体,基础设施带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变迁则显示了这一承诺的时间向度,而TVA模式由区域到国家进而扩散至全球,则拓展了“承诺”的空间范围。他认为,TVA背后隐含的“现代化承诺”包含公共福利、技术力量、区域发展、制度优势,是四个维度的杂合,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讲好基础设施的中国故事提供参考。

柏林自由大学唐曼

柏林自由大学唐曼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来自非洲学者的研究》为题进行汇报。她首先分享了非洲学者对“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她指出,非洲学者以地方性视角发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非洲回应,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塑造新的图景、如何与本土经济社会关系互动。她介绍,非洲学者并不认同西方对于“一带一路”的种种指控,而是积极肯定这一倡议带来的共赢局面。非洲学者更多关注现实问题,强调应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区域和平发展,促进了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

柏林自由大学Kadara Swaleh以《A Great Leap Forward: Keny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Belt and Road Partnership》为题进行汇报。他以“一带一路”倡议下肯尼亚的经济发展为例,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让肯中两国实现双赢。未来,应当通过东道国减贫事业的发展、帮助东道国建立产业体系、建设跨国交通基础设施和推进技术转让等,进一步加强肯中经济关系。他指出,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西方模式的替代方案,可以继续通过文化合作、经济援助、媒体宣传和人民交流进一步增强相关国家软实力。

 

下半场总结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孙国东教授(右上)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孙国东教授对下半场讨论进行了总结。孙国东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过去十余年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决策之一。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国基础设施建设,当代学者应以学理逻辑讲述中国故事。他认为孙红林副教授提出的“紧邻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与西方话语的可对话性,这一概念凸显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地缘政治考量。此外,他建议青年学者关注贝淡宁教授“正序论”和全球南方理论等,为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依据。对于任斌老师提出的“多重对称均衡关系”转化问题,孙国东教授则提出要注意这一转化在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与困境。他希望张权老师可以在TVA的故事中继续挖掘更多可供中国参考的经验和教训,为现代化承诺补充更具实质性的内容。最后,孙国东教授肯定了非洲学者对西方话语的驳斥,希望他们在研究中兼顾道义逻辑与互利逻辑,更加生动地讲好中非合作故事。

综合讨论

与会学者进行综合讨论

综合讨论环节由伟德BETVlCTOR1946副教授郭佳良主持,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自由讨论。王斌认为,将人视作一种基础设施,是对基础设施概念的泛化,应当注意这一说法的情境性,讨论不同场景中人作为基础设施的可能性。张权指出,现代化应当具有国际视野,中美两国体制差异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既应参考美国公私合营、国际扩散的成功经验,也应吸取过度政治化导致基建停滞的教训,更好推进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谢宇航则回应了其他与会学者的提问,指出公共交通站点附近存在房价梯度,中低收入群体在优势区位缺乏竞争力,从而被挤出公共交通的受益范围。政府应付出财政成本平衡这一问题,在站点附近为低收入者提供具有世代可持续性、可负担的保障性住房。任军分享了田野调查的经验,指出田野调查是一个艰苦但有趣的过程,首先要做好预调研,借助文献、档案、地方史志等充分了解田野情况,调研中要同被调查对象“打成一片”,交朋友、听真话、做验证,从而得到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伟德BETVlCTOR1946副研究员王浩宇作为本次论坛召集人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三个议题主要讨论了基础设施的内涵,基础设施对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权力运作、社会建构如何围绕基础设施而展开,其中所蕴含的概念包括制度、文化与技术等议题,它们都是考察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的重要面向。未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当思考人类社会由传统基建转向“新基建”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在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分的基础之上,基于中国实践积极做好“新基建”背景下的理论构建工作。